简介:巴黎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11时,第五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国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派出代表团参加此次大会,并成功申办2022年第六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
大会开始前,中国驻法大使馆公参吴小俊莅临会场,向中国国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晓虹以及代表团成员表示问候,为大家鼓劲助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院长郭可代表中方,为申办2022年第六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展开陈述,并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智一起与会各国和各地区嘉宾关心的有关2022年第六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的筹备事宜进行了介绍。
据悉,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世界新闻教育大会,是世界新闻教育协会的一次盛会。
此次,中国成功取得2022年第六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的主办权,标志着中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国际学术界开拓探索、发出中国声音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促进专业学术同行交流、推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当天,中国代表团成员还围绕“新中国70年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与变化”展开了主题讨论。
复旦大学教授张涛甫认为,媒介技术革命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正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要从价值、知识、能力三方面培养人才,打造新型新闻传播教育。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沛芹回顾了中国语境下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变化,并探讨了本科生双语培养与研究生多语培养的可能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认为,新时期新媒体人才的教育要聚焦于跨学科、国际化、兴趣专长、社会责任这四大培养模式。
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凤探讨了中国新闻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融合模式的重要性。
黑龙江大学教授郑亚楠从城市形象的影像传播实践角度出发,探究了多重交流的教育模式。
北京大学教授陆邵阳,武汉大学教授强月新,暨南大学教授支庭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芳,刘昶等也出席了当天的大会。
评论